12月27日,阜阳市城南新区淮河路、紫云路、航颍路道路综合管廊工程项目部组织学习身边劳动模范杨军、林松林两位同志的先进事迹。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他们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大家学习。
杨军,是城南管廊项目部的副经理,负责施工生产。自1999年踏入工作岗位,转眼已过二十载春秋。施工生产,简短的几个字,说来容易,却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和汗水。
今年九月,是12月27日,阜城南管廊项目紧抓施工进度的攻坚阶段。为保高铁开通,真可谓是困难重重。面对诸多困难,杨军同志迎难而上,带领施工团队紧张有序地按照高标准要求开展各项工作。他和项目部管理人员经常顾不上回食堂吃饭,经常让食堂将饭菜打包至工作现场。即便在雨天,他也带领施工团队披着雨衣坚持奋战在一线施工现场。对他来说,熬夜工作更是家常便饭。连年的辛苦工作损害了身体健康,尽管如此,他仍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。
中秋节,杨军顾不上回家,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来到工地陪他过节。只是和妻儿简单的吃个午饭,他又继续回到工作岗位组织工作。离家只有几十公里,但整整四个月他都未曾请假回家。
在他的努力和坚守下,成功保障了12月1号高铁通车时淮河路、紫云路道路的畅通。他朴实的外表下蕴含的是巨大的能量。他把热血和青春献给工地,献给公司,献给祖国的交通事业,是他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决定。杨军,初心不改的筑路人。
林松林作为工程科的科长,工作复杂且艰苦。实施工组织、检查施工质量、敦促施工进度等等。这些工作无一不需要巨大的精力投入,可他没有一丝懈怠。早出晚归,披星戴月,寒暑移节,四季轮回。虽然施工作业繁忙而琐碎,他始终尽心竭力,干好每一件事,处理好每一个细节。
为了保障12月1日高铁西站投入运营时乘客能够快捷顺利的进入高铁站,松林同志一直奋斗在施工一线,加班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。一个个日月轮回,沥青摊铺、桥梁施工、桩基浇筑,每一项工作都考验着人的意志和毅力。犹记得11月30日,高铁开通前一夜,小雨淅沥,寒风瑟瑟。在这样的冷夜,能开展工作已是不易,把工作做的完美更是难上加难。这一天,林松林等城南管廊项目部的同志们一直加班到次日凌晨,争分夺秒,不敢懈怠,为第二天高铁正式运营做着最后的保通工作。直到阜阳高铁站历史上第一班高铁驶离阜阳西站,才回去休息。冬夜的雨水浸湿衣衫,打湿脸颊,湿不了的是他们火热的心,是他们为工作恪尽职守的坚定。
今年六月,他的妻子怀孕了,可是他却因工作繁忙不能时常给予陪伴。他说,妻子是我最坚强的后盾,她很理解我,时常对我说,工作要紧。妻子的理解给了他莫大的支持,哪里需要他,他就要在哪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,发光发热。
寒暑不能移,岁月不能败者,惟松柏为然。林松林,一个正直、朴实、坚韧不拔,牢记使命的新路人。
劳动最光荣,劳动最崇高,劳动最伟大,劳动最美丽。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。我们要自觉地向身边劳模学习,大力弘扬劳动精神,源源不断地激发出劳动热情和创造智慧,用劳动创造幸福,用劳动成就梦想,用劳动汇聚起打造安阳经济升级版、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的强大正能量。

活动前全体员工合影
2019.12.27

项目副经理宣读两位劳动模范的先进事例
2019.12.27

员工代表谈感悟
2019.12.27

项目总工发言总结
2019.12.27